本周 ,我国“总生育率破警戒线”话题登上热搜引起关注 。民政部部长撰文表示 ,受多方影响 ,我国适龄人口生育意愿偏低 ,总生育率已跌破警戒线 ,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 。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2019年我国出生人口1465万人 ,比2018年减少58万人 ,人口出生率为10.48‰ ,比2018年下降0.46个千分点 。从历史数据看 ,10.48‰的人口出生率也是自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 。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 ,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2019年达0.334% ,相较于2018年的0.381%有所下降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按年更新 ,1949至2019年期间平均值为1.266% ,共71份观测结果 。该数据的历史最高值出现于1963年 ,达3.333% ,而历史最低值则出现于1960年 ,为-0.457% 。
生育率是育龄女性(15-44岁)所生子女的平均数量 。维持社会人口规模所需的人口更替水平是2.1,低于此数值的国家可能总体人口老龄化 ,人口数量随时间减少 。根据历史和国际经验 ,总生育率1.5是一条高度敏感的警告线 。比如日本自1995年总生育率跌到1.5以下之后 ,无论国内如何鼓励生育 ,总生育率一直没能回升 。
2020年世界范围内的生育率约为2.4 ,在过去的50年中全球生育率下降了一半 。严峻的现实是 ,自从1992年起 ,我国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到了2.1的更替水平以下 ,自2000年以来长期处于1.5以下 。尽管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带来的生育堆积效应一度使总生育率有所回升 ,但依旧在1.5附近 。
今年7月 ,Lancet杂志发表了一项预测性分析的结果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7的数据 ,使用队列要素预测法 ,预测了195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到2100年的人口数量 。研究结果显示 ,在参考场景下 ,全球总生育率不断下降 ,到2100年为1.66(95%UI 1.33-2.08) 。2017年到2100年 ,包括日本 、泰国和西班牙在内的23个国家 ,预计人口下降幅度将超过50% ,预计中国人口减少48.0%(-6.1 to 68.4) 。
1990-2100年总生育率情况
Fertility,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es for 195 countries and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 a fore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Disease Study. Lancet. July 14, 2020
1990-2100年全球人口趋势
Fertility,mortality, migration, and population scenarioses for 195 countries andterritories from 2017 to 2100: a forecasting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Disease Study. Lancet. July 14, 2020
所以 ,是什么原因阻碍了你生娃 ?是没钱 ?单身 ?还是高学历 ?
对于一些年轻朋友 ,提到生娃 ,这让我们回想起前不久的另一条微博热搜数据显示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2018年已达2.4亿 ,且男女比例失衡 ,独居人口逐年上升 。是什么阻碍了我生娃 ?哦 ,是单身 。(相关文章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2.4亿 !单身的人有危险 ?)
非单身的朋友们 ,是什么阻碍了你们为人类繁衍做出贡献 ?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展望2019》最新数据中的总生育率为美国1.8 ,中国和高收入国家平均1.7 ,德国1.6 ,日本1.4 ,意大利和西班牙1.3 。换句话说 ,世界富裕国家的生育率已经长期处于负增长 ,在发达国家的大部分地区 ,女性生育的子女少于2个 。
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是新世纪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事实上 ,在近几十年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 ,受教育程度提高 ,生育率却是下降的 ,这并不是偶然 。有数据显示 ,生活水平低的国家生育率要高得多 ,而相对生活水平高的国家则生育率偏低 ,虽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两者的关系 ,但趋势却很明显 。而经济水平的提高往往也会影响社会的教育 ,受教育年限与生育率之间也有类似关系 。也就是说 ,生育率降低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经济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 。
生育率与人类发展指数(来源 :ourworldindata.org)
注 :人类发展指数(HDI) :是用以衡量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准 ,指数值根据出生时的平均寿命、受教育年限(包括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 、人均国民总收入计算出 ,在世界范围内可作为各国之间的比较 。
生育率与平均受教育年限(来源 :ourworldindata.org)
近期 ,发表于《欧洲人口杂志》(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的一项研究就探讨了受教育程度与生育之间的关系 ,研究显示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女性普遍推迟生育 ,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生育率 。
Late,But Not Too Late? Postponement of First Birth Among Highly Educated US Women.Eur J Population (2020). https://doi.org/10.1007/s10680-020-09571-z
研究纳入人群包括出生于1921年至2000年期间的46547名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和1021932名只受过大学教育(没有进一步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女性 。通过对这些女性的第一次生育时间 、无子女水平 、生育率以及第一次生育时间与生育率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文献扩展 。
研究显示 ,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初产年龄明显高于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 。在推迟生育高峰期(1951-60年) ,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在38/39岁时达到第65个百分点 ,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在34岁时达到第65个百分点 。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 ,年龄中位数和第65百分位数之间的年龄跨度更大 ,这说明她们中的许多人不断推迟 ,远远超过了一半同龄人进入母亲的年龄 。
具有研究生和大学学历的女性生育率的队列变化
研究进一步显示了各年龄组的初产比例及其在各生育队列中的变化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 ,33岁及以上女性的初产比例持续增加 。
此外 ,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和受过大学教育的女性之间的无子女水平差别很大 。在1956-60年出生的女性中 ,接受过研究生教育的女性有三分之一没有子女 。在1951-60年的大学毕业生中 ,无子女的比例也上升到最高水平(25-27%)。在这些群体中 ,中位生育年龄为相对年轻的26岁 ,却有着相对较高的无子女率 ,这表明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无子女往往是一种自愿的选择 ,或者是由于当时工作和家庭的不协调而导致的非自愿的需要 ,而不一定是由于推迟生育导致无法受孕 。
研究生和大学学历44岁以上女性无子女率
推迟生育可能不仅导致无子女 ,而且会导致二胎或多胎的较低生育率最终导致完全生育力降低 。1946-1960年出生的队列受研究生教育的40-44岁女性不仅无子女的比例高 ,而且有三个或更多子女的母亲的比例要小得多 。但对于什么时间是 "晚" ,取决于具体情况 ,对于是否 "晚 "以及何时成为 "太晚 "的问题 ,没有统一的答案 。
事实上 ,关于推迟生育是否与生育率下降有关 ,以及在多大程度上与生育率下降有关 ,各国的研究分析结果各不相同 ,在低生育率和最难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国家 ,推迟效应更强 。研究的结果可能表明 ,关于影响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制度 、经济 、社会和文化因素的问题 ,可能比确定推迟生育的生理上限对生育率的转变有更重要的影响 。
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 ,推迟生育已经是一个普遍存在且将持续的现象 ,对于女性生育的最佳年龄普遍认为是35岁之前 ,女性生育力在35-40岁后下降 ,对于男性而言 ,可能在45-50岁之前 。高龄生育不仅更难实现 ,而且还增加了婴儿和母亲的健康风险 。然而 ,生育年龄的进一步延迟是可能的 ,特别是考虑到辅助生殖技术的日益普及 。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来看 ,高龄生育会带来很多风险 ,但在目前普遍推迟生育的大背景下 ,需要同时考虑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利弊 。有一项研究显示,年长的母亲可能是更好的母亲 。这项研究追踪了学龄儿童 ,发现母亲年龄较大的儿童在7岁和11岁时的行为 、社交和情感问题较少 ,而在15岁时则没有这些问题 。原因是年长的母亲可能有更稳定的关系 ,受过更多的教育 ,并获得了更多的物质资源 。所以 ,高龄生育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才是真正的“优生优育” 。
Associations between oldermaternal age, use of sanctions, and children’s socio-emotional developmentthrough 7, 11, and 15 years.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doi:10.1080/17405629.2016.1266248
全球生育率下降背后隐藏了很多社会性因素 ,受教育程度提高伴随的推迟生育 ,只是其中之一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优生优育自然是要在合适的年龄尽早生育 ,但复杂的社会因素带来的生存压力和自我意识的提升使人们对于生娃这件事有了更多的顾虑和担忧 。但 ,新生命是希望的象征 ,如果准备好了 ,都不会太晚 。